隨著aQuantive以60億美金被微軟收購的消息再度刷新DOUBLE-CLICK被GOOGLE巨資收購的記錄,再次成為業(yè)內熱點!這至少說明以下幾點:
1、 利用互聯(lián)網贏利的需求更加急迫。
2、 互聯(lián)網可贏利空間潛力很大。
3、 收購,對于巨型公司而言,是獲取經驗、渠道、團隊等更多快好省的辦法,也是公司間相互對抗、爭取市場份額的必然結果。
再度成為全球互聯(lián)網關注熱點,也掀起了對互聯(lián)網贏利追求及潛力市場挖掘的對抗賽??v觀國內,競爭也是如火如茶,但競爭激烈并不代表“繁榮富強”,目前國內網銷商們還在如何爭搶廣告平臺及廣告主、如何給出更便宜的價格方面絞盡心思,競爭還停留在初級階段。
總結來看,目前國內平臺具備幾個特點:
1、求廣不求精.
從廣告形式來說:點子不斷,但真正得到市場印證的不多。
從推廣平臺而言:單一追求廣告投放平臺多,但對平臺價值的真正挖掘不夠。
從投放廣告內容來看:廣告質量有待提高。
2、同質化嚴重。
由于廣告投放平臺和廣告主重合度較大,因此對于網絡營銷平臺而言,多數(shù)在以低價、關系人脈等非正規(guī)手段拼搶市場。為了避免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,更是采取“多管齊下”的作戰(zhàn)方案,同一個網營平臺同時運營數(shù)個廣告產品,由于團隊精力有限,無法真正達到將某一廣告產品做精做透。
3、廣告投放還未做到真正的定向。
雖然互聯(lián)網廣告一直喊著用戶定向,但目前廣告還多采取“統(tǒng)發(fā)”的形式,并沒有真正達到定向,與此相關的用戶上網行為、消費報告數(shù)據也沒有真正被重視。
4、市場競爭=運營能力競爭
在廣告形式上,國內市場并不少好的創(chuàng)意,很多公司一直把眼光盯在未來要開拓的新產品上,而疏于對現(xiàn)有產品本身的運營。因此,同樣創(chuàng)意的產品,運營能力不同,也會把公司帶到不同的競爭層面上。
5、技術創(chuàng)新、標準建立,才真正能樹立行業(yè)壁壘。
真正的創(chuàng)新來自于對感覺顛覆性的沖擊,這種沖擊可能會帶來一個全新標準的建立。所謂**公司建標準,它可能需要很高的技術門檻,而且對于后來者,并不會簡單地超越。對于這類的產品,才能說在競爭中具備優(yōu)勢的產品。
綜上所述,國內網營的沸點在哪里?列舉如下:
1、 對于某一產品精耕細作。
2、 注重廣告創(chuàng)新、投放平臺的深度挖掘。
3、 解決廣告投放的真正定向性。
4、 注重用戶體驗。
5、 提高團隊運營能力。
6、 把核心競爭力放在真正具備行業(yè)壁壘的項目上,而不是“小創(chuàng)意”。
對于廣告主,他們投放廣告更重要的是什么?并不是省錢,而是如何解決花錢和花好錢的問題,同時讓他們知道“50%的廣告費浪費在哪里,并且如何能不再浪費”。目前國內的網營平臺都在提按效果付費,可是CPA、CPC就可以真正解決廣告主對投放的需求嗎,事實證明,還有很多廣告主并不為這類廣告買單。但從另一方面而言,有需求的地方就會有商機,網營的發(fā)展?jié)摿€是非常大。必竟相比前兩年一波又一波的WEB2.0、網絡視頻等互聯(lián)網熱點,還真是務實不少。而對于中國網營商們而言,如何突破固有思路,如何真正實現(xiàn)差異化,如何從規(guī)模作戰(zhàn)回歸到精耕細作,才有可能成為中國的DOUBLE-CLICK!
網絡營銷的沸點,希望能與大家多多交流,謝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