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當導覽按鈕連結到目前此頁時。
各Webpage若重復應用同一組的導覽按鈕,無可避免地會產(chǎn)生某一導覽按鈕連結到目前此頁的情況。為達成界面設計的一致性,并沒有盡對的必要性拿掉此導覽按鈕,但Webpage設計者可讓此按鈕不再具有超連結的功效;或將此按鈕的彩度、亮度下降(如∶深綠色變成淡綠色,亮紅色變成暗紅色),使讀者可明白地意識到∶這個暗設下來的導覽按鈕不再具有超連結的功效。
二、不要在一篇短文里供給太多的超連結。
適當、有效率地應用超連結,是一個精良的導覽系統(tǒng)不可或缺的要件之一。但過份濫用超連結,造成短短的一篇文章里卻處處是links,反而侵害了Webpage行文的流暢與可親性。在充滿著超連結的短文里,很可能其中不少是無意義、沒必要的links。例如∶連結到一頁只有兩三行注解的link、連結到一頁只放了「施工中」的招牌的link。在一篇是非適中的Webpage里(3、4個熒幕頁面),文章里供給的文字式超連結最好不要超過10個以上,以使全頁行文能夠順暢,而讀者也不至于眼見一大堆超連結,反而不知從何點取才好。況且,持續(xù)、肩并肩地呈現(xiàn)兩、三個文字式超連結,很輕易被誤認為只是一個長度較長的超連結,于是被讀者疏忽掉,便也失往了這些超連結的底本功效。
假如您果真有那么多的超連結必需供給應讀者,不如將這些超連結以條列的方法,一筆一筆明白地列在一選單頁或目錄頁上,既不防礙走文的順暢,又浮現(xiàn)一目了然的導覽連結。
三、讓超連結的字串是非適中且走文自然。
捉住能轉達重要訊息的字眼當做超連結的錨點(anchor),可有效地節(jié)制住超連結的字串長度,避免字串過長(如∶整行、整句都是錨點字串)或過短(如∶僅一個字當做錨點),而不利于讀者的瀏覽或點取。
四、注意超連結色彩與單純敘述文字的色彩浮現(xiàn)。
WWW的語言—HTML答應Webpage設計者特別標明單純敘述文字與超連結的用色,以便豐富Webpage的色彩浮現(xiàn)。假如您的網(wǎng)站布滿知識性的信息,欲轉達給拜訪者,建議您將網(wǎng)頁內(nèi)的文字與超連結用色,設計成較乾凈素雅的色調(diào),會較有利于瀏覽∶純粹的敘述文字采用較暗、較深的色彩來浮現(xiàn)(如∶玄色、墨綠色、暗褐色),超連結文字則以較鮮明搶眼的色彩來夸張(如∶亮黃色、翠綠色、鮮橘色),至于探訪過的超連結則采用較低于原超連結亮度的色彩做浮現(xiàn)。
五、分析、闡明您供給的bookmarks或coollinks。
經(jīng)??吹綗崆榈腤ebpage設計者條列了精心收集的bookmarks或coollinks,以分享讀者個人飛翔WWW的美好經(jīng)驗。但多數(shù)Webpage設計者就只供給一大串links,并不分門別類,也不加以分析、闡明為什么這個link好,值得推薦?那個link的重要內(nèi)容為何出色之處?又在哪?
供給您的bookmarks或coollinks是一大善舉,但未加以分析、闡明,卻變得功虧一簣。多花幾分鐘,將您供給的bookmarks或coollinks稍加分類、注解,可供給讀者明白的概念與無限的方便,也使您的站臺的導覽系統(tǒng)更加周全完善。未加以闡明、注解的coollinks,實在一點也不cool。誠實說,任何人都可以到Yahoo輕易地找到上百上千的links。您若未對這些推薦的links加以個人奇特的評論、先容,讀者又何勞偏得到您的站臺往找索引呢?任何一個分類索引或搜尋引擎都盡對照您條列的links還要更完備齊全。
六、在具前后持續(xù)次序的文件里供給必要的連結。
將篇幅過長的文件分隔成數(shù)篇較小的Webpages大大地增加了界面的親和性,但在導覽按鈕與超連結的配置上,Webpage設計者則要更仔細周全地安排,使得讀者不論身處您站臺的哪一階層,依然能夠快速便捷地通往其他任何一個頁面。Webpage設計者應特別注意∶
1.供給「上一頁」、「下一頁」、「回子目錄頁」與「回想頁」的導覽按鈕或超連結在一系列具前后持續(xù)次序的文件里,每篇Webpage都至少應供給「上一頁」、「下一頁」、「回子目錄頁」與「回想頁」的導覽按鈕或超連結,可使讀者能夠立即得知自己所在的頁面,是屬于一份較大文件內(nèi)的一小部分。(考慮、體貼一下某讀者不是從您的Home次序連結至此頁,而是依循別的站臺的某個link跳躍連結至此)。并且可以藉由這些links隨時參考連結「上一頁」、「下一頁」與本頁的連貫內(nèi)容;直接點取「回子目錄頁」查尋其他相干的標題;或直接跳躍至homepage,瀏覽其他不同項目標信息。
2.簡明簡要地標明此頁、上一頁與下一頁文件的標題或內(nèi)容梗概。
在一系列具前后持續(xù)次序的文件里,每篇Webpage都應加上一個具闡明性的標題,使讀者一目了然,馬上捉住這一頁的重點。
而完善的導覽系統(tǒng)除了供給「上一頁」、「下一頁」的導覽按鈕或超連結外,更添加精簡達意的上一頁與下一頁標題、內(nèi)容提要,使讀者即使尚未點取這些Webpages時,亦能先梗概地懂得自己將連結至什么樣的Webpage。
3.提示讀者某一系列文件已到盡頭。
當讀者已達某一系列文件的最后一頁時,Webpage設計者應供給一小段告示提示讀者,同時不再供給「下一頁」的導覽按鈕或超連結。
但基于Webpage介面設計的一致性,或許有些Webpage設計者并不盼看在同一系列的最后一篇Webpage里忽然少了一個先前每頁都有的「下一頁」導覽按鈕(尤其是精心設計過的圖形化導覽按鈕)。為達成此目標,可考慮將最后一頁的「下一頁」導覽按鈕色彩暗沉下來,且不賦予超連結的功效,并供給一小段告示提示讀者,此系列文件已到盡頭,不再有「下一頁」的內(nèi)容。
七、在較長的Webpage內(nèi)供給目錄表與大標題。
幻想的Webpage長度以不超過3、4個熒幕頁面為佳。但是假如基于某些特別理由,您的Webpage必定要做得很長,那么不要忘了在此長篇的Webpage最上頭,供給一個目錄表,Webpage的內(nèi)容也標上大小標題,以利明白瀏覽。尤其重要的是,在這些標題與目錄表的HTMLsource里分辨設置錨點,與連結到錨點,以使您的Webpage真正發(fā)揚WWW的高互動性、高便捷性功效。
八、暫時不供給超連結到尚未完成的Webpage。
超連結或導覽按鈕應當領導讀者到一篇真正「有料」的Webpage,而不是以「掛羊頭賣狗肉」的方法,事先將某一超連結描寫得超級出色、超級誘人,成果讀者興高采烈地連結過往,卻基本看不到任何出色、誘人的內(nèi)容,唯一所見的,只是一張無聊的告示牌∶「施工中」。
假如您急欲在網(wǎng)絡上推出您的站臺、展現(xiàn)您Homepage,但仍有少數(shù)幾頁Webpage尚未完成,建議您先暫時別讓這些「施工中」的Webpage正式露面。(即先暫時別讓這些連往「施工中」的Webpage的「超連結」,擁有真正的超連結功效。)等到您「幾乎」完工之后(Webpage永遠沒有「真正」完工之時,總是需要不斷地修正、增加、翻新),再正式開放連結也不遲。
倘若您急欲告訴讀者,您即將供給一頁超級出色、超級誘人的Webpage在此站臺,只是目前仍在努力趕工中,您大可直接擺一段告示在即將是「超連結」的文字旁(但目前仍不具超連結的功效),明白昭告眾人,以減省讀者徒然點取、徒然往返的時間;也免得讀者滿懷盼看,卻又落得掃興而回。
九、測試所有的超連結與導覽按鈕的真實可行性。
Webpage上線之后,第一件該做的事,是逐一測試每一頁的每一個超連結與每一個導覽按鈕其真實可行性。徹底檢驗有沒有失敗的link無法連結到該連結的Webpage,卻反而冒出“FileNotFound"的錯誤訊號出來。這是一個負義務、夠水準的Webpage設計者對自己的作品應有的基礎品德請求。